摘要
下載 Docx
閱讀更多
接下來,我們將邀請南芳(阮庭)義的另一位女兒演奏「彈匏」(獨弦琴)。這獨特的悠樂(越南)樂器可以追溯到七世紀。這是一種單弦樂器,一根弦連接到一根尾棒上,可以用左手來回移動尾棒,像拉橡皮筋一樣改變張力,從而改變音高。這是一種極難掌握的樂器,如果手指的位置不準確,就會產生沉悶的啞音。在明芳彈奏的月琴伴奏下,南芳將表演來自悠樂(越南)南部精選的悠樂(越南)傳統樂曲,曲名為《文天祥》。「特龍琴」(竹琴)是一種竹製木琴,由居住在悠樂(越南)中部山區的巴拿族人製作和使用。最初,這種樂器僅由五根空心竹筒製成,一人握住一端,另一人握住並演奏另一端。阮庭義擴增了竹筒的數量和排列,以便演奏西方半音階和日本軟音階的音符。他花了五年多的時間打造了這架「特龍琴」(竹琴) 的底座,其中,光是調音,就花了三個月的時間。義的兒子—和,將用這架由他父親設計及製作的樂器,為他的姊姊們伴奏。端莊和南芳將演奏《回到西原》(西原即中央高地)巴拿族傳統民謠。傳統的竹笛有六個相等大小的孔,用手指按壓。阮庭義為了吹奏我們的西洋音階,又加了五個孔。現在,凱瑟琳‧杜巴斯將以鋼琴為阮庭義伴奏,我們將聆聽優美的《巴哈:西西里舞曲》。希望您喜歡這個鼓舞人心的夜晚。今晚的壓軸曲目是《鳴禽》,由阮庭義先生和家人演奏。這是一首象徵悠樂(越南)文化和文學中百鳥的歌曲。(阮庭)義將吹奏拉德部落的梆笛,尖銳、刺耳的聲音。